MidJourney、DeepL、ElevenLabs 与 HeyGen 的共同之处(除了拥有其独特的团队结构和爆炸性增长!) [译]

作者:

SARAH TAVEL

媒体和内部讨论中一个常见的论调是,与初创公司相比,现有企业更适合利用人工智能(AI)。这种观点认为,AI 技术更多地加固了现有大公司的地位,而不是作为一个颠覆性的力量帮助新公司崭露头角。确实,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对那些致力于提升员工在现有工作中的生产效率的初创公司来说——Adobe 和 Notion 这样的公司迅速整合 AI 功能就是明证。在这场比赛中,初创公司需要解决分销问题,而现有企业需要寻找创新。在许多情况下,似乎现有企业的创新仅仅是调用一个 OpenAI API 就可达成的距离。然而,这样的看法过于简化了问题。目前,我们见证了一批面向企业的 AI 公司,他们通过提供远超传统服务十倍体验而成本却大为降低的产品,激发了巨大的收入增长,这恰恰借鉴了消费者市场的成功经验。

亚马逊(Amazon)、奈飞(Netflix)、eBay、优步(Uber)、爱彼迎(Airbnb)——当这些公司刚成立时,看似只锁定了小众市场,但实际上对它们的产品和服务需求极为旺盛。回顾过去,成功的秘诀显而易见:它们提供的体验远胜于传统的替代品,并且借助技术优势实现了比传统企业更低的成本,从而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服务。

在这些例子中,人们普遍未能准确预见到这些公司巨大的潜力。一个常见的误判是,当技术创新让产品体验有了质的飞跃,并且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服务时,这些产品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将会急剧扩大。

这引出了我对人工智能(AI)的思考。

假设你不必在自由职业平台上费劲心思去寻找一位风格合眼缘、评价上佳、且回应迅速的艺术家,并且在数天乃至数周的时间里反复修订设计稿以期达到理想效果,如果只需用简单的文字描述你的需求,几秒钟之内,便能以极低的成本生成所想图像,那会怎样?这正是 MidJourney 带来的奇妙旅程。

或者,想象一下,如果不需要找到、雇用和管理人类翻译,你的文件或应用能够即时被翻译成任意语言,且成本远远低于雇用人力,会是怎样的体验?这正是 DeepL(一个 Benchmark 公司)的创新所在。

HeyGen 为那些因成本和复杂操作而通常不会考虑的领域开辟了新天地——为你的公司聘请演员。原本需要花费数小时努力的演员招募、拍摄筹备及后期制作,现在被压缩到仅需五分钟,并且未来还可以对脚本和其他控制手段进行无限次的迭代。

ElevenLabs 等公司提供的体验,比雇佣配音演员要好十倍——即时获得音频,免去了雇佣和录音的成本。更重要的是,由于其基于 AI 技术,这种体验的成本远低于传统方式,大大扩展了配音市场的潜力。

在这些案例中,至关重要的不是对现有员工或现有工作流程的直接生产力提升。相反,它们开拓了之前由于雇佣与协作所需的大量努力、摩擦和成本而受限的市场。这正是那些被市场现有参与者忽视的市场类型。

如果说过去几轮创业浪潮带来了感觉上的 10 倍提升,那么 AI 所提供的则是与现有替代品(即人类!)相比,感觉上提升了 100 倍的体验。它通过将雇佣与管理他人所必须的重大努力压缩成几乎即刻的体验(这种体验将随时间进一步优化),以雇佣或管理人员成本的一小部分,极大地扩展了无限的应用场景,因此极大地扩大了市场。如果人们最初对 Uber 市场规模的估计过低,那么我们大家现在对许多 AI 初创公司的机遇大小的估计也同样过低。

如果说过去几轮创业浪潮带来了感觉上的 10 倍提升,那么 AI 所提供的则是与现有替代品(即人类!)相比,感觉上提升了 100 倍的体验。它通过压缩通常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雇佣及管理人力的过程,实现了几乎即刻的体验,并且随时间推移这种体验只会变得更加完善。以雇佣人力的一小部分成本实现这一点,极大地拓宽了无限的应用场景,因而大大扩展了市场。正如人们最初可能低估了 Uber 市场的规模一样,我们都在低估众多 AI 初创企业的潜力。

我们期待的下一步是哪些领域呢?如我曾经探讨过的,沿着2021 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服务部门增值的列表,分行业探究,我们可以开始设想在这些高级别领域中,哪里可能孕育出新的创业公司……如果你正在打造这样一家公司,我非常希望能与你见面。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联系,[email protected]

写到这里,我不禁再次思考一个敏感话题——随着时间推移,AI 是否会替代人类工作的担忧。每次面对新技术,这种担忧都会浮现。但历史一再证明,尽管新技术确实取代了一些人类的工作,它也创造了新的职业机会,使人类得以发挥其最独特的特质——原创性和创造力。虽然我对 AI 充满了热情,但事实是,这项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人类独有的工作仍有无穷无尽。AI 为人类开辟了更广阔的领域,使我们有更多机会追求那些只有人类能够实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