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正在吞噬世界,……好吧[译]

我在几个月前从我的 IT 职业生涯中退休,结束了 43 年的商业软件产品开发工作,转而投身真实世界,经营两家实体小企业。

我很幸运,亲身经历了一切:从个人计算机的兴起(我最初用的是 TRS-80,只有 4kB 内存),到激光打印机、Mac 和 NeXT 计算机,以及互联网和基于 Web 的应用的出现;再到开源运动、软件即服务(SaaS)、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移动革命(是的,我曾经是个狂热的苹果粉丝)、云计算、大数据、生成式 AI,当然还有即将到来的量子计算革命。

我喜欢写代码,并且在我们这个行业的“酷饮料”里泡了很久很久。

作为我最后的一篇专业帖子,我想回顾一下 Marc Andressen 在 2011 年发表的奠基性文章《为什么软件正在吞噬世界》。我曾深信其中的每一个字,甚至还写了一本——《B = mc²》,来探讨我对数字化转型的看法。三年前,当我为了退休而转向经营我的第一家企业时,我梦想能进一步探索数字革命。可惜我对未来一无所知……

Marc,我不知道你是否会读到这篇文章,但我写下它就是想对你说:

Marc,

我想分享一些关于“为什么软件正在吞噬世界”的观点,这些观点来自一名小企业主的视角。不是什么大事儿。

先从“数字公司”的管理层说起吧:高管们既吃蛋糕又拿蛋糕。订阅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种可随意扼杀企业的武器。销售额下降?需要提高利润率?那就来个 25% 的订阅价格涨幅吧。客户看到了价值,他们会付钱的,对吗?比如 Clover 在 2023 年某一天决定:我们从他们的在线订餐功能中获得了巨大价值,于是他们在每笔超过 30 美元的订单上增加了 1.50 美元的额外收费。仅此一项,每个月就要多花大约 500 美元,只是为了“享受”一个糟糕的在线订餐系统——它的功能连我们的一半需求都无法满足。我立刻就换了系统并通知了顾客,一些顾客甚至鼓掌支持我“反击”。Clover 之后虽然取消了这个决定,但我再也不会用他们的在线订餐系统了,就算他们给我钱也不行。Clover 还在他们的平台上提供一个“免费”的工时记录应用,但如果你想导出结果,就得付 30 美元/月。好在 Clover 也提供了一个“免费”(不知道能免费多久?)的 API,于是我让 chatGPT 帮我写了个加总工时的代码,结果它在处理薪资周期的边界情况时搞砸了,我只好自己调试,总算把它弄好了。想想看,我获得了一个在本质上完全免费的基本功能。

现实情况是,Marc,每进入我这两家店的每一美元里,就有 20 美分流进了软件公司的口袋。软件正在吞噬世界,没错。

接着说说产品。现在,你也许猜到了,我经营的主要是两家小型餐馆。先谈谈 Doordash 的数字天才们。去年,他们的大数据团队想出了个绝妙主意:自动关闭繁忙的餐馆来减少由于“餐馆太忙而取消的订单”。我们在三年经营里从没因为“太忙”而取消过任何订单,但他们还是会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自动关停我们的餐馆,以防万一。于是当 20 多分钟没有新订单进来时,我们就得去查看 Doordash 的应用,果然,餐馆已被他们关了——一次又一次。不可思议的是,顾客们发现我们的 UberEats 店铺还开着,就跑去那里下单。Doordash 这招“算法”究竟损失了多少生意?好在这套“算法”现在已经撤回了,谢天谢地!他们甚至还在 infoQ 上大肆宣扬过这个主意。

但这都不算啥,让我们来谈谈数字化对人与人交往的影响。从第一天起,我就决定把送餐司机视为团队的一部分,他们可以使用我们的设施,我们会给他们饮料喝,有些司机甚至成了朋友,还有的送了我们从祖国带来的礼物。这就是小企业的美好之处:你可以在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情况下“建立联系”。再多的数据和所谓的数据科学都无法让你建立这种联结。那么 Doordash 的那些天才们又想了什么鬼主意来“改进”我们之间的联系呢?你猜对了,他们设计了一个让司机对商家生气的算法,把它当作功能来使用。怎么做到的?很简单:餐馆说 15 分钟后备好餐,他们就告诉司机 10 分钟后就能取餐。司机提前到了取不到餐,就会恼火,觉得我们这帮人浪费了他/她的时间。我能理解,司机不能傻等一整天,但拜托,那个负责这个功能的产品经理应该立刻被炒。更过分的是,司机的评分还与接单后取餐的速度挂钩,如果他们一次接了两个订单,就不想先拿第一个订单,因为等第一个餐做好再去送,就会影响他们的统计成绩,结果就是他们催着要同时拿走两份餐,制造了额外的工作流程问题。上个月,我只好让一位司机离开,因为我实在忍受不了这个“功能”了。你可以想象,我们无法随意变更出餐顺序来满足某个司机的想法。谁是那个相信一次能“魔法般”地单独把两份订单同时出完的天才?

现在再来说说 Google 和 Yelp 的天才们。他们的评论系统鼓励任何有反社会倾向的人随意“砸”一家店。想要推翻一条评论?祝你好运。那套流程早就被删除了,取而代之的是算法。很正常吗?当顾客在评价里用诸如“愚钝又不见人影”来形容一位二十多岁的非裔美国女性,或者写“这家店的服务员真‘甜’”时,这种用词就能这么轻易地通过吗?难道这些词汇不应该被算法轻松过滤掉吗?评论里不该允许出现针对个人的描述吧?这些年轻人工作努力,对新角色充满骄傲,热情地与亲友分享,结果却要阅读这种评论。“我只是一颗糖果”——Marc,你能想象吗?这些话对年轻女性的自尊意味着什么?怎么帮助她们完善性格、进步成长?Google 是想根据服务员的长相来引导顾客选择餐厅吗?这个评论系统实在糟糕,鼓励了负面情绪和仇恨,而在这个行业里唯一有效的反馈就是:积极的反馈——“那道菜?顾客很喜欢,下次还能不能按这个味道再做?”

再来说说 Yelp 的天才们,他们设计了一个“读心”算法,真是服了。我那天正好在做服务员,虽然我有一堆学位(博士加一半),但当服务员时,我就想当好服务员。当我看到一条给我的五颗星好评时,毫不意外地发现 Yelp 给过滤了,还说什么这条好评不行,因为他们(原文如此)“判断我是索要好评”,好像他们的算法就一定知道我让顾客给我写评价似的。实际上,当顾客提出想写评价时,我的标准回应是:“别浪费时间,那系统有问题,别给那些家伙送钱,让他们的系统去死吧,那只下金蛋的鹅都该被宰掉,让那些只会喷毒液的疯子来写评论,让系统自生自灭吧。” 我猜 Yelp 和 Google 之所以把差评排名靠前,是为了引诱那些善良正派的人忍不住觉得“不公平”,来写一些正面评论。要不然,谁还会花时间写评论呢?甚至现在还有专职的“美食测评博主”,每天吃吃喝喝,事无巨细地描述自己的“探店经历”,配上几十张索然无味的图片。我们的父母在没有评论系统的时代是怎么过的?可不可以让我给 Google 的 CEO、Yelp 的 CEO 也写个评论?那一定很有意思。

软件正在吞噬世界,确实在往糟糕的方向吞噬:推崇仇恨和摩擦,而不是连接与奖励。这些数字英雄早就选了他们想站的阵营:仇恨、惩罚、吸引变态、让勤劳的人沦为仆从:你最好完美服务,否则……

最后说说 Facebook,我认为它在数字流程方面可以拿金牌。他们雇佣了世界上最聪明的创新者,想出了史上最牛的身份验证流程。

我开了第二家店后,决定——和第一家不一样——要用 Facebook 做推广。要创建一个企业主页,必须先有个人账号,好吧,那我就用真名注册,创建了我的企业主页,发了一些照片,并开始做广告宣传。Facebook 很给力,我拿到了 3 个顾客互动(他们通过 Messenger 问了下餐馆地址),每个互动才花了 9.83 美元而已。软件正在吞噬世界,没错。然后就在本周,我的广告还在跑,信用卡也在扣费,用的是真名、真企业,结果他们说需要验证我的身份。怎么办?他们要我上传自拍照,然后把整个账号都锁住,直到有人审核我的自拍照才行。24 小时后,他们的决定出来了,显然我的账号是个假账号,就像我的名字、我花的广告费、我的餐馆位置和我们做的食物都是假的一样,他们直接关停了我的账号,没有任何上诉可能。天才,纯粹的天才!我手头有所有的截图,可以一步步细数他们的“数字流程”,这些可都得被载入计算机博物馆啊。

再简单说说医疗保险吧。我关心我的员工,所以给他们提供 100% 公司付费的医疗保险。是的,就连微软、Facebook 和亚马逊都不一定做到。可是,我花了三个月时间,甚至威胁要取消我们的团体保险,才勉强拿到实体的医保卡。对那些从来没享受过医保的小企业员工来说,拿到一张上面有联系电话的卡是最基本的需求,而数字大咖们连这都没想到。我们的保险公司是无名小卒吗?不,Kaiser Permanente!我们甚至收到过机器打来的自动语音电话(而且是英文),要求和我的员工通话以进行“保险 onboarding”。软件正在吞噬世界,没错。

最后再说说我那帮数字时代的同僚们——“样样不缺”一代(包括医疗保险),但他们每花一点钱,就对服务有着完美主义的期待。你有没有注意过那些在科技公司上班的人有多刁钻的口味?每道菜都得和他们脑海里想象的一模一样,否则就给你来个一星差评。我们新店开业时最早的 3 个差评就是出自“样样不缺”的人,其中有来自 Zillow、Apple 和 Amazon 的,还包括一位拿了富布赖特奖学金的博士,她抱怨我们给的食物分量太多。哎,我还得给一位 Facebook 的经理上一课,他带着团队来我餐馆聚餐,然后想寄出 50 封信件——我跟他解释了下怎么批量处理是更高效的,好家伙,好像这个道理在餐馆也能用得到吧!再说点小费吧?他们是全美国最有钱也最成功的人群之一,有些人给的却是侮辱性的 1% 或 2% 小费,还要在餐馆快打烊了才结账,而服务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

我给所有招聘经理最好的建议是:去看看你未来雇员写过什么评论,你就能直接判断他们会在你的组织里怎么表现,以及会有多“毒”或多“同理心”。

好了,说够了。我曾经以为这会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但事实是,“数字革命”在经济上腐败,道德上破产,而且每天都在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寄生虫,最终会把它的宿主吞噬干净。是的,软件正在吞噬世界,没错。

Marc,这就是数字革命已经为社会打造,并且每天都在继续打造的现实。人类之所以能合作,是因为可以彼此沟通。而数字革命如今在系统层面上对我们自古以来的交流方式构成了巨大挑战。

我恳求你停止你所开启的一切,我希望你能把这些数字时代的 CEO 都召集到圆桌会议上,重新写一篇宣言式的文章,要求各公司立即停止这些“流血”式操作,不要再数字化人类之间的互动,立刻建立“仇恨防火墙”,划出一个安全区域,让人们可以安全地工作,尤其是女性和少数族裔。我这辈子从没见过哪家店配得上我们当下在网络世界里所看到的那种仇恨和公开谩骂。从来没有,我也确定你也没有见过。

我们的行业如今在各个层面都陷入了灾难:领导层、产品、员工。对我来说,经过 43 年的奉献,现在才意识到一切都如此支离破碎,这真令人痛心。如果你不相信我,去跟你附近的小企业主聊聊吧。

最后,我想用 Sir Ken Robinson 的话来收尾,他对人性和变革颇有见解:“想象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