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恩达老师分享的这个做 MVP(最简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的技巧
吴恩达老师分享的这个做 MVP(最简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 的技巧非常有效,我们常常有很多想法,但是因为想法太大而没有动手,但如果把想法精简成一个1个小时内就能借助AI快速做出来的 MVP,就能做出来有意思的东西,很快得到反馈,之后你可以继续完善项目而不是“胎死腹中”。
July 4, 2025
View Article翻译的一些我觉得不错的科技文章。
吴恩达老师分享的这个做 MVP(最简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 的技巧非常有效,我们常常有很多想法,但是因为想法太大而没有动手,但如果把想法精简成一个1个小时内就能借助AI快速做出来的 MVP,就能做出来有意思的东西,很快得到反馈,之后你可以继续完善项目而不是“胎死腹中”。
July 4, 2025
View Article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软件开发的瓶颈根本不在于写代码本身。 真正的瓶颈从来都是代码审查、通过指导与结对编程传递知识、测试、调试,还有人与人之间沟通协调所产生的“人类开销”。所有这些都被嵌套在纷繁复杂的任务票据、计划会议和敏捷开发流程之中。
July 4, 2025
View Article最近,“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这个新词在AI领域越来越受关注。人们的讨论焦点,正从原本的“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转移到一个更广泛、更强大的概念上:**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Tobi Lutke:sup[\[1\]] 把它描述为:“提供所有必要的上下文,让大语言模型能够合理地完成任务的一门艺术。” 他是对的。
July 2, 2025
View Article大家都知道,AI 在过去十五年,尤其是最近五年,取得了不可思议的进步。这种进步似乎是\_**必然的**\_,尽管真正意义上的范式转变级的突破并不常见,但技术依旧稳步前进。有研究者甚至提出了一种所谓的[“AI摩尔定律”](https://metr.org/blog/2025-03-19-measuring-ai-ability-to-complete-long-tasks/),认为计算机执行特定任务的能力(比如代码任务)每隔一段时间就翻倍增长:
June 30, 2025
View Article如今,我们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AI自我提升**(AI智能体自己训练自己),但一旦实现,这绝对会是一个改变世界的重大突破。不过,与GPT-4刚出现时人们的想象相比,我们现在变得更有智慧,也看得更清楚:AI的自我提升不会是一次“突如其来的飞跃”,而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可能需要多年甚至十年。
June 30, 2025
View Article随着时间推移,能够充分利用计算资源扩展的方法,最终会超越那些不能扩展的方法。 但这并不是说: * 人类知识完全没用,不应该融入AI; * 深度学习和算力扩展能解决一切(实际上原作者 Rich Sutton 对深度学习本身还挺怀疑的)。
June 27, 2025
View Article我们如何让 AI 代码审查助手变得更安静、更精准?
June 26, 2025
View Article我们投入大量时间研究 Claude 的 IQ——也就是它在编程、推理、常识等测试中的能力。但它的 *EQ* 又如何呢?换言之,Claude 的*情绪*智力表现怎样?
June 26, 2025
View Article开发者们正日益依赖 AI 编程助手来加速日常工作流程。这些工具可以自动补全函数、建议错误修复,甚至能生成整个模块或最小可行产品(MVP)。然而,我们中许多人已经体会到,AI 输出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提供的*提示词质量*。换言之,**提示工程**已成为一项必备技能。一句措辞不当的请求可能只会得到无关或泛泛的答案,而一个精心设计的提示则能产出深思熟虑、准确甚至富有创意的代码解决方案。本文将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如何系统地为常见的开发任务构建有效的提示。
June 25, 2025
View Article在探讨构建智能体的具体方法之前,必须首先建立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义。AI 智能体(Agent)代表了一种新兴的软件范式,其核心特征在于能够以高度的独立性代表用户完成任务 1。这标志着与传统软件的根本性区别。传统软件,即便是集成了自动化工作流的系统,其本质上是作为用户的工具,旨在简化和加速由用户主导的操作流程。而智能体则能够接管整个工作流,并自主地执行,从而将自动化从“辅助执行”提升到“代理执行”的层面 3。
June 17, 2025
View Article我们的研究(Research)功能利用多个 Claude 智能体,来更有效地探索复杂主题。在此,我们分享构建这一系统时遇到的工程挑战以及我们学到的经验教训。
June 17, 2025
View Article得益于生成式AI(GenAI)的迅猛发展,软件开发领域诞生了一类全新的岗位——**GenAI应用工程师**。他们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建强大的软件应用,正日益受到企业的高度青睐。然而,这一岗位的具体职责仍在不断清晰化。下面我将阐述这种角色所需的关键技能,以及我在面试中用来识别优秀人才的方法。
June 12, 2025
View Article你是否感觉到,世界正在发生一些深刻但又不易察觉的变化?我们似乎已经悄悄地驶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科幻小说里描绘的“技术奇点”——那个机器智能超越人类、世界秩序天翻地覆的瞬间——并没有以一场剧烈的爆炸降临。相反,它像一轮温和的潮水,正缓慢而坚定地没过我们的脚踝。
June 10, 2025
View Article我最近一直在尝试把AI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必须承认,在处理像增删改查(CRUD)、数据解析这类琐碎任务时,AI确实是个神器。你只需要下达指令,它就能帮你搞定,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但软件开发远不止于此,我们还需要整合系统、性能优化、技术研究,这些都需要真正的理解力。
June 10, 2025
View Article目标本身或许没错。但它往往是这个世界默认塞给你的。在一个只用“前进”而非“深度”来衡量进步的世界里,我们被动地接受了太多这样的“目标”。
June 10, 2025
View Article布莱恩·伊诺(Brian Eno)如何预见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当技术障碍消失,判断力成为真正的关键差异。
June 3, 2025
View ArticleDeepSeek 这家公司突然崛起,说明尽管华盛顿努力放缓中国脚步,但中国的行业依旧蓬勃发展。
May 31, 2025
View Article在软件工程中,对大语言模型(LLM)的过度依赖,会加速工程师的无能。大语言模型无法取代人类的批判性思维。
May 29, 2025
View Article每隔几年,总会冒出一种全新的技术,声称可以彻底取代程序员。各种夸张的新闻标题接踵而来,比如「编程的终结」、「人人都能开发App」,甚至还有我最喜欢的一条:「我的孩子五岁还没学会识字,就会写代码了!」
May 27, 2025
View Article今天没有初级开发者,就不会有明天的高级开发者:重新思考人才培养
May 27, 2025
View Article在现代软件开发中,Prompt Engineering(提示工程)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影响力的技能。你提供给AI智能体的提示(prompt)不仅决定了它的规划方式、使用工具的方式,也决定了它是能顺利构建还是会破坏你的流程。往往只需一些细微改变——比如多加一条上下文、澄清一个约束条件或调整指令顺序——就能带来对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大幅提升。本文总结了我们在 Augment Code 打造自治AI智能体时所用的实践技巧,帮助大家构建出像严谨队友一样工作的AI,而不是只会“瞎编乱码”的工具。
May 25, 2025
View Article本文是 Google 官方《Gemini for Google Workspace 提示词指南 101》的文字翻译版本,不包含图片,原始版本请参考 PDF
May 12, 2025
View Article长文/播客:「18世纪里,英国皇家海军战舰 HMS Wager 及其不情愿船员的历险记」
May 10, 2025
View ArticleChatGPT 颠覆了整个学术体系。
May 7, 2025
View Article在一次 GeoGuessr 1 对 1 对决中,OpenAI 的 o3 模型以 23,179 分对 22,054 分击败了我——一位 Master I 级别的人类玩家。它准确识别出了所有 5 个国家,并有两次猜得相距仅几百米。即使我在图片的 EXIF 中嵌入了假 GPS 坐标,模型也忽略了这个“诱饵”,依然准确定位到真实地点,证明它的能力来自视觉推理和动态网络搜索——而不是读取隐藏的元数据。
May 1, 2025
View Article如何使用 AI 编程助手,同时不让自己来之不易的工程技能逐渐荒废?
April 25, 2025
View Article过去几十年,AI 的发展核心是创造新算法和新模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AI 的下半场刚刚开始,这个阶段的重点,将从“解决问题”转向“定义问题”。
April 20, 2025
View Article开发者们在压力下被迫使用AI工具,结果却因决策失误疲于奔命,不断处理由此带来的代码问题。
April 13, 2025
View Article当 AI 不再只是生成内容,而是能“化身”内容,会发生什么?
April 13, 2025
View Article在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研究院”(Stanford HAI)看来,人工智能将成为21世纪最具变革性的技术。然而,若不谨慎引导,AI带来的好处并不会平均地惠及所有人。《AI指数》提供了目前全球最全面、最权威的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分析,已成为全球媒体、政府和顶尖企业的重要参考,帮助决策者、商界领袖及公众更全面、客观地了解AI的技术进步、经济影响和社会意义。
April 9, 2025
View Article“智能体(Agent)”到底是什么意思?各种定义五花八门,能不能简单点?
April 7, 2025
View Article话说,谁年轻时没干过几件想起来就“噗嗤”一声笑出来,但当时能吓出一身冷汗的傻事呢?我这辈子最得意也最“作死”的一次恶作剧,就发生在我刚踏出校门那会儿。这事儿绝对真实,不过嘛,为了保护“共犯们”,人名咱就隐去啦。
April 2, 2025
View Article秘密、误导与破裂的信任。一场关于科技界最红 CEO 被迅速驱逐又戏剧性回归的内幕。
March 29, 2025
View Article像 Cursor、Cline、Copilot 和 WindSurf 这样的 AI 编程助手,彻底改变了软件开发方式,帮我们解决了大量重复枯燥的基础工作。然而,就像许多资深开发者和行业领袖指出的那样,目前依然存在一个关键的问题:大约还有30%的工作,是AI无法很好地完成的。正是这30%的差距,决定了一段代码究竟是简单的演示,还是真正能落地的产品级系统。这部分工作包含了最棘手的挑战,比如深入理解复杂需求、设计出易于维护的系统架构、处理各种边缘情况以及确保代码的正确性。简单来说,AI可以生成“代码”,但它往往在“软件工程”本身上做得并不好。
March 27, 2025
View Article以下将讨论过去一年左右工业界在搜索和推荐领域的演进,重点涉及模型架构、数据生成、训练范式以及统一框架
March 24, 2025
View Article衡量开发者生产力最棒的一点是,你能快速识别出差劲的程序员。今天我要和你讲讲我所认识的最差程序员,以及为什么我拼了命也要把他留在团队中。
March 24, 2025
View Article我以前也认为,搭建优秀的AI系统靠的是巧妙的设计和复杂的规则。这就是典型的软件工程师思维:建立系统,考虑边界情况,加以处理,便万无一失。但现在看来,我当初真是大错特错了。
March 24, 2025
View Article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从一位资深技术领导者的视角,深入理解当前科技行业的变化趋势,并获得应对职业挑战的实用建议。
March 18, 2025
View Article企业领导们害怕落后,纷纷冲向AI,但他们真的做对了吗?这位专家却不这么认为。
March 16, 2025
View Article一名软件工程师对所谓的“10倍工程师”神话提出质疑
March 14, 2025
View Article今年1月,我参加了主题为“我们决定自己的未来:AI时代的数学”的联合数学大会(简称JMM)。这场大会像是一场数学界的盛宴,各种演讲让我应接不暇。我不仅参加了自己熟悉的领域(比如模形式),也去探索了一些新鲜的领域(比如知识图谱),还关注了许多关于AI如何帮助数学研究的讲座。
March 14, 2025
View Article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大公司有能力开发出真正的LLM智能体。虽然短期内这样的技术可能仍集中在巨头手里,但长远来看,这种局面必须被打破。
March 13, 2025
View Article**曾经被炒作的互联网技术,最终真的改变了世界。**
March 11, 2025
View Article这事之所以让人震惊,是因为苹果这家素以保密著称的公司,居然会在功能尚未成熟时就大举做广告。而且,当时我(原作者 Ben Thompson)也在某种程度上赞成这波操作。
March 11, 2025
View Article外部“AI大脑”、生物医药大动作、无限游戏、核能回潮、“无脸”创作者、挑战谷歌搜索、战场AI……
March 11, 2025
View Article你可以把MCP想象成AI领域的“USB-C接口”,它能让不同的AI模型与外部工具和数据源轻松连接。
March 9, 2025
View Article任何自动化系统最终都会变成“人与机器共同协作的系统”。哪怕你不断提高自动化的水平,“人的因素”始终至关重要。
March 7, 2025
View Article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顾问本·布坎南(Ben Buchanan)讨论了美国政府如何为通用人工智能做准备——以及仍然面临的所有挑战。
March 5, 2025
View Article过去几年,人们一直在讨论下一个AI发展周期可能是什么:智能体(Agents)?推理系统(Reasoners)?还是彻底的多模态? 现在是时候下结论了:下一个周期,就是“模型本身即产品”。
March 4, 2025
View Article关于加速主义、NRx,以及技术、宗教与哲学交汇之下的美国新政治核心思想分析
March 3, 2025
View Article